稍事修整几日之后。杨广亲统大军挥师南下,直抵高丽重镇平壤城外。围攻定州的兵马全部移师南进,包括重新编组起来的两万多人高丽壮丁,随时待命,负责运输粮草。大军浩浩荡荡,一路南进。
数日之后,杨广率天朝大军来到平攘城下,包围城池的天朝骑兵合兵,准备发动攻城。
平壤府乃高丽北部最大,也是最重要的城池,在整个高丽来说,仅次于高丽的都城汉城,为高丽第二重要的城池。城中居民众多,城墙高又厚,极为易守难攻。
高丽人将平攘作为整个高丽战场的支撑点,在城内集结了重兵,多达七万兵力,由高丽名将李孟为统帅,抱着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坚守城池,与天朝军队在此决一死战。
平攘城是高丽人在高丽北部的最后希望,此城一失,他们在高丽就再也挡不住天朝军队的进攻,高丽人也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,是以此战至关重要。
守城军的统帅李孟正是高丽大军的最高统帅,他出自高丽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,精于用兵,在高丽朝野享有崇高声望。在李孟督统下,平壤城内七万高丽人上下合心。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守城。
平壤城内外战云密布,寒风肃杀,压抑的气氛使人透不过气来。此战即为天朝与高丽的决战,谁胜,谁将拥有整个高丽。
整个朝鲜半岛人地注意力都汇聚于平壤,高丽老百姓无不为此默默祈祷。
对于城内高丽人统帅李孟来说,定州城失手的消息来得太过突然,太过不可思议,怎么也想不通突然间失陷,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。
由于定州之战中,城内的高丽人被全歼,没跑出一个,他对那场战事的具体经过一无所知。(看精彩成人小说上《小黄书》:https://xchina.biz)
后来,李孟得刺探军情的斥候回报。据说当日天朝皇帝亲率大军攻城时。乃是在深夜。这个洁息更让他错愕不已。
按说古代攻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其过程非常复杂,并且须要各兵种间严密配合,进攻方在黑暗中怕是连云梯都架不好,更别提多兵种协同作战了。是以,古代攻城通常都会选择在白天,万万没有深夜发动的道理。
而结果偏偏却攻下了城池。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,李孟说什么也想不通其中原故。
消息传开,平壤城内的高丽人得知天朝皇帝是深夜亲率大军攻陷的定州城,不禁议论纷纷,啧啧称奇,为这个不可思议地一战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。
在一般高丽人的眼里,他们的高丽王不是人,而是神,而比高丽王还要至高无上的天朝皇帝,自然也是神了。这使他们守城的信心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高丽人大将李孟自然不相信天朝皇帝是神。他看不透天朝皇帝的计谋,不敢轻易出城反攻,而是打算一味死守,勒令手下士兵拼命加固城防,做好一切守城淮备。料想皇帝就算再用兵如神,足智多谋,也不可能飞进城来,如此就立于不败之地。
为防重蹈定州的覆辙,李孟每晚都派很多士兵在城头戒备,这还不算。他后来干脆自己卷被褥到城墙上睡觉,亲自坐镇。以防不测。
城墙上站岗的高丽人见主帅都这样了,也不敢疏忽大意,一入夜,便一个二个瞪大眼睛盯着城下,生恐天朝皇帝率兵来夜袭,虽说他们打破脑袋也想不通夜袭怎么能袭上城墙……
不料,一连多日过去,天朝军营一无动静。
城外杨广见高丽人聚某重兵于平壤,摆开决战地架势,他也不敢大意,用手中劣势兵力莽撞攻城,带来地三大箱黑火药已在定州之战中全用完了。他命令手下将士加紧淮备攻城事宜,却并不立刻发动进攻。
时至此刻,城外的天朝军队人数已高达二十万,对他们占据了兵力优势,只怕不日便要发动总攻了。
高丽人大将李孟仍然对守住城池非常有信心。自古攻城方一般至少要比守城方多一倍以上的兵力,才有可能攻破城池,这还是对普通的城池来说,而坚固到平壤这种地步的巨城,攻城方要是缺乏有效地攻城手段,纵有百万大军,也不管用,该攻不下还是攻不下。高丽人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粮草,撑几年都不成问题。
城外生力军到来,全军将士士气大振,军中不少将校迫不及待向皇帝请缨,要即刻攻打城池。
而杨广依旧胸有成竹的样子,婉言拒绝了,让他们先修整准备几天。攻平壤绝非易事,需要周密妥善的部署,才能大举攻城,最好一次性破城,要不然,若攻城不利,平白损失了大量将士,只怕挫伤全军的锐气。
接下来两日,二十万天朝军队做好了一切攻城准备。
城内高丽人也骤然紧张起来,静静等候着天朝军总攻的时刻来临。
这一日,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,是个好天气。
一大早,天朝军营里战鼓声大作,号角齐鸣,盔甲鲜明的士兵一队队出营,在平壤城长达数十里的城墙外列队布阵,同时,或大或小的攻城器械也推出军营,即将大举攻城。
巍峨坚固的城墙上,高丽人大将李孟默默观察敌情,见城池东北西三面俱是天朝军的密亲阵势。
这么看来,皇帝将进攻重点放在东北西三面城池,派天朝精锐攻打,而轻视南边。
根据对方地部署,高丽人大将李孟很自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,将绝大部分兵力放在东北西三面城墙,以应付天朝大军的强猛攻势。
李孟精通兵法,若天朝皇帝只攻打三面城墙,而有意无意的空出一面,他一定会觉得其中有诡计,反而会多部署兵力在南面,以防不测。
他对天朝军队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心里没底,缺乏必胜的信心,反而认为南面是最安全的一面,最没有悬念的一面……
色友点评 (2)